山隐隐,河水迢迢。翡翠白练间,镶嵌着一颗璀璨的赣东明珠——抚州市宜黄县。这是一方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,曾涌现出一批名儒先贤。这是一片厚植红色基因的热土,曾涌现出一批忠义之士。岁月背着沧桑匆匆离去,教育踏着旋律阔步前行。高山流水,琴韵悠长,这是梦中的地方,这是梦想启航的港湾。奠定一个 “基”“八山半水一分田,半分道路和庄园”。宜黄要发展,教育要先行,宜黄县委、县政府聚焦学校网点科学布局,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。
校园环境同亮丽,教学设施同齐全,公共经费同保障,师资队伍同优秀,学生个性同张扬,人民群众同满意。掷地有声的语言,带来宜黄教育公平的福音,唱响宜黄教育均衡发展的主旋律。新建、改扩建,一幢幢学校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,众多破旧不堪的乡村学校华丽转身,家门口的好学校像磁石一样吸引大批学生返乡就读。教育城乡一体化,成为全县最靓丽的风景线。这是宜黄学子清净优雅的校园,这是大众眼中美观舒适的公园。朗朗书声、啾啾鸟语,到处是崭新的希冀,到外是青春的风韵,到处是和谐的律动。“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”的历史早已终结,如今宜黄村村有小学,乡乡有初中,校舍成了最耀眼的建筑,学校成了最优渥的地方。
树立一个 “魂”。
“村村有学堂,不见读书郎”,宜黄畲族歌谣歌词,真切地反映了当时当地教育的落后。近年来,《义务教育法》在宜黄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贯彻下已家喻户晓,“一个都不能少,一个都不能差”的教育新理念在宜黄大地上已生根发芽。
折翼的天使,一群特殊的学生。爱,给他们插上隐形的翅膀,增添了飞翔的勇气。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,留下风铃般悦耳的笑声。朝露沾我衣,戴月荷书归,最美“挑哥”教师曾光祖扎根乡村教育几十年,全国优秀教师钟永辉诲人孜孜不倦,他们以爱育爱,浇灌出绚丽的乡村教育之花。一石激起千层浪,学先进,赶先进,争先进,在宜黄教体系统蔚然成风。结对帮扶、定期支教、名师带徒、对口交流、巡回讲学、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交流,不经意间自觉地流传开来,散发出历久迷人的芬芳。待遇留人,情感留人,事业留人。引得进,留得下,留得住。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流进宜黄教师队伍,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。抓牢一个 “本”。
教育是今天,更是明天。教育不能是无本之木,更不能缺乏创新。2011年以来,宜黄县着力推进‘三大课堂’创建,打造高效课堂,发展学生特长,提升校园文化。
在大数据、互联网+的新时代背景下,网络学习、集体研课、课题引领、资源共享,已经成为宜黄教育的新常态,处处洋溢着“智慧教育”的新气息。
体育与艺术齐飞,技能共知识一色。动人的旋律,优美的舞姿,矫健的步伐,幸福的笑脸,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。传统与现代交融,刚劲与柔美辉映,彰显着海纳八方的宜黄教育情怀。
主体的画,无声的诗,从墙壁走下,走进师生的心坎儿。特色文化正艳,个性凸显春色满园。一校一品,犹如一簇簇娇艳芬芳的花朵,妆扮着宜黄教育这座大花园。
建成“留守生之家”,开展“牵手连心”活动,张贴“联系牌”,设立“亲情驿站”,开通“亲情热线”,一项项工程,心心紧相连,心心深相印,凝聚着党和政府的温暖。学生安心,家长省心,社会放心,“教育是最大的民生”得到最好的诠释。学园、乐园、家园,在宜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校园。在这里,可以触摸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爱国情怀,可以体验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悠闲自在,可以遥望余瑞璜、吴式枢、程孝刚的星光,可以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,可以畅想自己精彩的人生。教育承载着人民美好的未来,教育均衡发展寄托着人民幸福的期盼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,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!
如果您想把这段广告词用真人声音播放出来,或者您需要制作商务手机彩铃等业务,请加客服微信号:18945129820 或致电
复制微信号